游戏内容有红线,别把侵权当生意。 |
文/梁乐天&依光流
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?
刷着手机,突然看到某个游戏博主爆料了游戏的内部消息:可能是下个版本的新皮肤设计图,也可能是还没公开的新地图截图,甚至可能是大佬们私下挖掘出来的新玩法。
这些提前泄露的内容,是不是总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,忍不住转发、点赞,甚至暗搓搓期待下一个大瓜。毕竟,谁不爱这种提前解锁的剧透爽感呢?
然而,当一些博主以为自己只是在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时,殊不知,他们可能正在触碰法律的边界。那道边界的专业名称是——知识产权。
最近,《和平精英》就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无间道。游戏博主「小胖解说」因为非法解包游戏,泄露了大量未公开的游戏内容,最终被认定侵犯知识产权,并承担了相应的法律后果。
01
爆料大神,
还是法外狂徒?
故事,要从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爆料说起。
从2022年1月开始,在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上,一位名叫「小胖解说」的游戏博主,频繁发布《和平精英》的独家爆料视频:那些还未上线的炫酷皮肤、神秘新武器,甚至是未来版本的地图……他都能提前曝光,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凭借这些一手资料,小胖解说迅速积累了不少粉丝,一时间成了圈子里的爆料大神。
然而,这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内幕?他之所以能未卜先知,靠的正是解包挖掘的手段。
小胖解说利用第三方违规工具,对《和平精英》的游戏程序进行了反编译和逆向工程,将游戏的源代码扒了个底朝天。
通过破解客户端、篡改数据,他肆无忌惮地窃取了游戏中尚处于保密阶段的设计内容,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视频,发布在各大社交平台上,以此赚取流量。
当然,《和平精英》的法务团队,很快察觉到了平台上的内容泄露。
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平台,并向小胖解说账号的所有者李某某发函,要求其立即停止皮肤爆料等侵权行为。然而,对方对此置若罔闻,依然我行我素,继续发布相关视频。
为了将李某某绳之以法,团队采取了公证保全的方式:他们记录了该账号在各大平台发布的侵权视频链接,并对账号主页、视频页等相关显示页面进行了截图,同时请公证处进行全程公证,确保证据链条的完整性。
当所有的证据都准备妥当后,《和平精英》一纸诉状,直接把李某某告上了法庭。不久前,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。
法院指出,李某某的行为,不仅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,还触犯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,对《和平精英》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。
最终,法院要求李某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非法获取、泄露游戏皮肤的侵权行为,公开向《和平精英》道歉,消除不良影响,并且赔偿经济损失和维权费用。
02
舅舅党的危害,
到底有多大?
与小胖解说类似的群体还有很多,通常玩家会把他们统称「舅舅党」,并下意识认为舅舅党「解个包爆个料,也没啥大不了的」,毕竟作为玩家,总会忍不住想更快、更确切、更详细地了解游戏的最新消息。
但舅舅党的危害,以及孕育舅舅党的「解包者」,还有包括解包在内的种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和人群,对游戏造成的伤害是极具破坏性的——他们可以轻松地毁掉游戏内容,甚至是毁掉整个游戏和游戏生态。
先聊聊舅舅党的危害。如今绝大多数的游戏社区当中,我们总能找到一批舅舅党,他们可能是主播、玩家、媒体人,甚至是游戏从业者自身,玩家经常能从他们口中获取一些「内部爆料」,相关的爆料衍生内容更是遍布全网。
舅舅党乍看起来似乎是「为玩家服务」的一线战士——把第一手的战报(游戏机密)第一时间对玩家广而告之,满足玩家的渴望。
而玩家的越发追捧,舅舅党开始把泄密当做博眼球、赚流量的生意:不断泄密→先经营「后台很硬」的内部人士人设→积累影响力→热度和流量变现。如今的舅舅党,既是解包这个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第一受益人,也是宣扬泄密合法化概念的排头兵。
因为,舅舅党对游戏未公开内容的泄露和曝光,是暴力性、一次性,且竭泽而渔的。 这种所谓爆料往往是把不完整的内容放在不合适的时间给玩家公开,稍有不当,就能轻易毁掉这些未公开的游戏内容,让游戏公司的投入、玩家的热情,都胎死腹中。
比如某头部MOBA产品就是典型,大家在网上同样能经常看到它的新皮肤、新内容的爆料,而让其玩家十分惋惜的,是因为曾有爆料打乱了官方节奏,而导致部分皮肤还未公布、上架,就不得不推翻重做。这些废案当中,不乏让玩家无比惋惜的优秀皮肤设计。
某系列皮肤,因被主播提前泄露,后推翻重做
同时,舅舅党对游戏生态环境、舆论环境的破坏能力也不可小觑,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把「泄密」的行为偷换成了「爆料」的概念。 当玩家逐渐习惯这种名为爆料,实为泄密的「惊喜感」后,他们往往会被裹挟着成为舅舅党的「簇拥」「舆论维护者」乃至「利益共同体」,并下意识地为游戏泄密的违法行为添砖加瓦。
前几年,某女性向游戏的玩家,发布了一张解包后获得的男主疑似生日卡,这张卡先引起了该男主真爱粉不满「提前泄露机密」的维权抗议,后又因为卡面未打磨好、质量不达玩家预期,导致大量玩家不满情绪激化,最后引发了对该玩家和解包者的激烈声讨。
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有玩家呼吁不要解包、不要发出来,但后来卡面泄露的事情还是发生了
从前面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,无论任何人手握解包后获得的机密内容,哪怕没有那个心思,也很容易在玩家群体当中引发话题、制造对立、掀起舆论浪潮甚至是骂战,让游戏环境越发乌烟瘴气。
进一步看,舅舅党的泛滥和猖獗,离不开解包者、泄密者等侵犯游戏知识产权群体的支持,他们给游戏带来的危害更加致命——一旦游戏客户端被成功破解,游戏的核心内容、资源资产、数据信息等,都会暴露无遗,并且会进一步被外挂、盗版商等有心人利用。
一方面,最影响玩家游戏体验的问题是外挂。
利用解包后获取的游戏数据,外挂制作者可以快速制作出各种作弊工具,这些外挂渗透到玩家群体后,对游戏环境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。尤其在网络游戏中,枪战类对抗游戏历来是外挂的重灾区,曾经Steam上的某战术竞技类爆款、最近热门的搜打撤品类代表作,都是被外挂祸害得不轻。
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是,盗版、私服等严重损害游戏知识产权的问题。
私服问题从端游开始到现在屡禁不止,手游时代很多一线项目甚至在上线之前,就会面临被解包、被制成私服的风险。比如某二次元大厂的旗舰产品,在早期进行一测的时候,就有UP主上传了该游戏的demo包,并被售卖到闲鱼上。
盗版问题在游戏行业更加猖獗。尤其在小游戏领域,从游戏素材到游戏代码,它身上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拆开来放到网上售卖的东西,这其实严重侵害了原游戏的知识产权。
作为一种复杂的数字内容产品,游戏中的源代码、美术素材、音乐、剧情设计、玩法机制,乃至尚未公开的开发计划和营销策略,均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畴。而游戏中未被公开的内容,往往还属于游戏公司的商业秘密,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。
因此解包,以及解包后衍生出来的舅舅党、外挂制作者、资源贩卖者等群体,未经授权就将游戏的知识产权内容泄露、传播,甚至以此盈利,已经可以构成侵犯游戏知识产权罪。如今,这类案例也越来越受游戏厂商的重视。
今年2月起,就有多家游戏公司对游戏解包行为进行追责,报警处理。前两天,《和平精英》的小胖解说泄密案,也得到了判决。
尽管游戏厂商抓得紧,但现实情况中,解包者侵害游戏知识产权的行为依旧屡禁不止,原因也很明显:
其一,解包的技术难度并不高,海量的玩家群体内,总会有一部分技术不错的人群,忍不住把游戏拆开来看看,因此在源头上杜绝解包行为是几乎不可行的;
其二,在游戏被解包、被泄密,甚至被侵犯知识产权、被针对性地制作外挂后,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游戏合法权益的成本太高,周期也太长,不能形成立竿见影的遏制效果;
其三,乐于为解包行为冲锋的泄密者 (如舅舅党),在当今鱼龙混杂的大环境中很容易出现, 玩家的好奇心和需求惯性,也会让他们对泄密者具备较高的容忍度,为其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。
03
三板斧:
预防、监督和惩戒
针对以上的问题,游戏厂商们普遍都在寻求对策。《和平精英》作为圈内的头部产品,它的一系列应对策略,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值得分析的范本。
首先,在技术层面,《和平精英》给游戏套上了一层金钟罩。他们不断升级HIT安全系统,给客户端加固防线,增加被非法解包的难度,从源头堵住泄密可能。
在上个月的发布会上,官方公布了六大模块革新计划,表明他们对游戏稳定性及玩家体验的重视,而技术投入正是这份重视的直接体现。
具体来说,在内部,通过技术系统支撑,他们对研发、测试、运营等不同团队成员的数据访问权限进行划分,确保核心代码、未上线素材、敏感数据只能由特定人员在特定环境下访问。
而在外部,他们则对游戏内的美术素材、音效、地图数据等资源文件进行了加密处理,采用动态加载或按需下载的方式,避免所有资源一次性暴露在客户端中,并同时加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所有数据传输,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篡改。
此外,他们还利用HIT安全系统,在游戏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控客户端,检测其是否存在异常的文件篡改、内存修改、外挂程序注入等行为,并配合巡查员系统等措施,构建了一套多层次、全方位的反作弊体系。
作弊者头顶会冒出烟雾
图源B站@猜恋-猎鹰巡查
其次,《和平精英》将玩家的力量也纳入了防御体系,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玩家举报。通过这种机制,使得官方能更快、更及时地发现侵权行为。
想象一下,当每一位玩家都成了游戏的监督者,那些不法分子的侵权成本自然水涨船高。这种做法,不仅能让游戏环境更清朗,还能在玩家群体中撒下尊重知识产权的种子,其效果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为显著。
最后,当然少不了法律上的维权。
正如前文小胖解说一案所示,《和平精英》官方在维权这件事上,态度可谓坚决且持久。这不单是为了赢一场官司,还能敲山震虎,给那些试图涉足灰色产业链的群体一个警告。
此外在公告中,官方也明确表示,对于其他侵犯其知识产权的案件,同样已经启动了司法程序。这表明,《和平精英》在法律维权方面或许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,知识产权对于游戏产品而言,堪称其命脉所在。
它不仅仅是游戏的源代码、美术资产,还是承载品牌价值、维系玩家社群,以及实现游戏长青运营的关键。一旦知识产权受到侵犯,游戏的市场竞争力乃至生命力都将面临挑战。
维护知识产权不光靠简单地堵和打,更要思考如何以玩家喜闻乐见的方式,向他们普及知识产权的重要性。 除了此次案件中所展现的法律维权手段外,我们或许还可以期待游戏厂商们在玩家引导方面进行更多探索。
例如,官方或许可以通过游戏内的互动设计,让玩家在体验中感知原创的价值和不易;在特定的线上活动中,邀请法律专家以案例分享的形式科普知识产权;
官方甚至可以构建一套「知识产权荣誉体系」,除了现金、游戏内货币奖励外,还可以为积极举报侵权行为并核实的玩家颁发专属的游戏内勋章、称号、头像框等虚拟奖励,鼓励玩家在举报侵权的同时,更深入地理解并参与到知识产权的维护中来。
毕竟,维护一个公平、健康的游戏环境,需要厂商的投入与决心,也需要每一位玩家对规则的理解与遵守。
游戏葡萄招聘内容编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