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,如果有人告诉你,一款手机游戏会成为几亿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你会觉得他在开玩笑。那时我们还在讨论什么是“手游的未来”,是轻度休闲?还是重度移植?谁也没想到,答案会是一个既不完全属于过去、也不彻底归属于未来的存在,这便是《王者荣耀》。
昨天(10月26日),成都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欢声雷动,“王者荣耀2025周年庆共创之夜”如期举办。杨幂、沈腾、周深、林俊杰、汪苏泷等明星轮番登台,携手多位电竞选手与生态创作者,与玩家们一起细数《王者荣耀》十年时光里的珍贵回忆。
放眼2025年,能走过10年生命周期的产品并不是没有,但像《王者荣耀》这样拥有亿级DAU、长期霸占畅销榜TOP1的,仅此一家。现场上,官方同时公布《王者荣耀》今年的DAU突破1.39亿,全球月活超过2.6亿。

作为一款国民游戏,它的长青在今天或许并没有太多秘密可言,关键在于将用户、游戏内容、社区生态和商业运作紧密联结,形成一种独特的力量,而这或许也是它迈向下一个10年最值得坚持的方向。
越玩越年轻
我们习惯用类型去定义一款游戏——MOBA、RPG、ACT、射击……但《王者荣耀》好像早就跳出了这种定义方式。如今它的用户群体已经覆盖了几乎全年龄段,并融入进社会的各个角落。


在我的印象中,《王者荣耀》好像也真是“越活越年轻”。早期的官号还一本正经发公告,推送版本更新内容。如今,你却时不时就能刷到“老亚瑟”跳热舞的视频,甚至在官号粉丝即将突破千万时,还真的向玩家承诺要出“女装”。有玩家打趣说:“梦到啥就发啥。”这无疑拉近了玩家的距离。

除此之外,官方如今也更懂如何跟玩家处好关系。从去年夏天策划团队下田插秧,在稻田边直播解答玩家疑问,到策划上门听劝第四期走进东北,面对面听取玩家意见,再到今年挺进三江源,在4200米高原上极限干农活,保护生态。乍看下来有点像在搞“行为艺术”,但内核是真诚的: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,去打破官方与玩家间的信息壁垒。

对于玩家热议的匹配机制,团队也不回避
这份坦诚与务实也多多少少延伸到产品本身的探索上,《王者荣耀》近年来也推出了许多深受玩家喜爱的模式与玩法,10v10“神祈之地”带来的阵营对抗新体验,机关百炼引入的肉鸽元素,再到赤壁海战那种双人操控战船、三方混战的设计,每一项改动都在试探边界:MOBA还能怎么玩?能否把地图改成四路?能否不那么强调团队合作?
虽然这些仍是《王者荣耀》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,但至少方向很清晰,就是不希望让玩家固定在一个框架里打转。而现在,《王者荣耀》也作出了更多的努力。《王者万象棋》试图打通策略与角色养成的新思路,《王者荣耀:世界》也官宣明年春季与广大玩家见面,两款作品都肩负着拓宽王者IP形态的担子。
仍未看到它的上限
步入第十个年头,《王者荣耀》在公布内容更新与衍生作布局的同时,更将“共创”理念推向新的纵深,为其IP生态构筑持续生长的土壤。其中首要的,便是对传统文化的深耕与活化,这早已成为其内容共创的核心篇章之一。
作为一个根植于本土的原创IP,它不断尝试为古老的文化符号寻找当代的表达语境,让它们以契合现代审美的形态,重新走入年轻一代的视野并引发情感共鸣。
从二周年联动昆曲开始,三周年的敦煌,四周年的越剧,五周年的中国功夫李小龙,六周年的“高山流水”古琴主题,七周年的五谷文化,八周年的长江生态保护,到九周年的草木精神,几乎每一年的周年庆皮肤都有一个深刻的文化主题与之呼应。
到了今年十周年皮肤和三星堆的联动,官方做得更加深入,请来了张艺谋导演担任艺术指导。在这次合作中,创意团队抓住了三星堆青铜器那种古老、厚重的质感的同时,也考虑到了游戏画面需要的光影和动感,让古老的东西在屏幕上活起来,也就是张艺谋指出的“对话感”。
最让这次联动出圈的,当属周年皮肤CG《瞳》那句“是青铜亦是王者”的文案。《王者荣耀》这款游戏诞生于成都,而成都所在的这片土地,与辉煌的三星堆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,一边是青铜器所代表的文明底蕴与历史高度,另一边是《王者荣耀》作为国民游戏所达到的行业地位与品牌身份。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,更像是一种基于深厚底蕴的再出发。

回头来看,《王者荣耀》这十年的文化尝试,其实是在回答一个问题:一个流行文化产品,如何避免成为快消品?答案显而易见:《王者荣耀》必须主动与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建立联系。
所以你看到,尽管这些周年庆皮肤作为王者商业化核心的一环,但《王者荣耀》没有把文化当作装饰,而是让它成为叙事的一部分、价值观的一部分,让它更贴近当下国民大众。
比如去年与新华社合作的《草木风华》专题片,镜头没有只对准游戏角色,而是转向了乡村医生、蚕桑工作者、藏族女生。今年的三星堆联动也一样,很多玩家因为喜欢皮肤,主动去查资料、看纪录片,甚至专门去博物馆参观、购买联名周边。

这种“彼此成就”的关系,或许才是《王者荣耀》能走过十年的关键,或许也正因如此,它的IP生态才能不断延展,不只是皮肤和活动,还有动画、音乐、周边等多元IP衍生形态。
以动画为例,《荣耀之章·碎月篇》筹备四年,1200个镜头,手绘关键帧与动作捕捉结合,并融入京剧等传统文化元素,旨在还原角色成长与情感内核。
《命运篇》则聚焦铠与露娜的兄妹羁绊,通过童年回忆强化角色关系,音乐叙事多次变奏深化情感表达。这些作品不只是“为游戏服务”的附属品,它们本身就在构建一个更完整的世界观。
而观众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,《命运篇》在腾讯视频预约量破500万,创下平台纪录;同时,动画作品多次获得权威媒体关注,《命运篇》登陆央视电影频道(CCTV6)《中国电影报道》;四川文创产业报道中将《王者荣耀》动画列为“四川原创IP代表作”,反映其文化影响力。
今年7月,《王者荣耀》还官宣了全新的情感陪伴企划“心动的王者”,首批涵盖了澜、铠、暃、司马懿、马超、玄策、元歌等七位高人气角色,让他们以更亲近的方式与用户产生情感连接。从早前的虚拟偶像男团,到举办游戏原声交响音乐会,这些举措都显示了其在泛娱乐领域拓展IP边界的野心。
然而,对于《王者荣耀》而言,仅仅做到这些似乎还不够。要实现IP的长线运营,更关键的一步是让游戏角色能够真正“走”出屏幕,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,使IP从单一的游戏场景,转变为一种无处不在的陪伴。
去年以来,“峡谷来信”“峡谷制造局”的谷子占满了小红书,结合“信件”和AR收藏小卡的概念,让玩家收到来自英雄的“亲笔信”,悄然打破次元壁。可见,《王者荣耀》如今不是强行破圈,而是让圈层自然生长,让热爱自发蔓延。

十年是一个节点,更是一个新的起点。而且正如他们所言,这场长达十年的约定,依然缺你不可。
结语
十年,足以让许多流行成为过去,而《王者荣耀》却沉淀了下来,成为无数人生活中一个熟悉的角落。它悄然生长,从一个游戏演变成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,通过音乐、文旅、公益、IP联动等各种形式,将拥有不同爱好的人们温柔地联结在一起。无论是周年时刻的盛大欢庆,还是玩家之间因它而生的那份认同与牵挂,都让这个共同空间愈发丰盈,充满温度。
能走得如此长远,源于一份无形的默契。大家相信它能持续带来美好的体验与惊喜,而它也真诚回应着这份期待,在守护初心与大胆创新之间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展望下一个十年,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,还将继续讲述新的篇章。它或许会以更柔软、更深入的方式,融入我们的生活,成为情感寄托的载体与创意绽放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