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(下文简称《星铁》)3.7版本的剧情尘埃落定,昔涟,这个贯穿翁法罗斯篇章始终的名字,再次在玩家社区中激起了讨论与深思。
对于昔涟,玩家们不吝赞美之词,用长篇的角色分析、感人的同人创作,以及在评论区的交流与分享,来表达对她的形象及其故事的认可。

而在众多的讨论与评价中,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及,并成为了玩家们的共识,那就是那句出现在3.0版本PV最后,昔涟所留下的话——“不同以往的浪漫故事”。

这句看似简单的概括,却精准地捕捉到了昔涟个人命运,与整个翁法罗斯故事的内核。因为它并非字面意义上“包饺子”的童话式浪漫,而是一种深植于牺牲、记忆与存在本质的,更为深刻和宏大的浪漫。
而要真正理解这份“浪漫”的独特之处,我们需要去回溯昔涟走过的漫漫长路,并从中寻找答案。
迷迷、昔涟与德谬歌
之前的故事里,昔涟更多以一个“旁观者”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。
为了阻止绝灭大君“铁墓”的诞生,她以自己为代价,开启了长达三千万世的残酷轮回;在每一世的终点,她都选择牺牲自我,将所有的记忆上传后被“格式化”,再度投入下一个循环。这一切的驱动力,都源于冥冥之中,那个指向更美好未来的“神谕”。为了这渺茫的希望,她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存在,从十二黄金裔之一,变为了故事的讲述者。

而到了新版本,随着昔涟真实身份的揭晓,关于迷迷、昔涟与最初泰坦“德谬歌”之间的联系,终于得到了完整的解释。
通过此前版本的铺垫,迷迷和昔涟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详细的描绘。在与开拓者共同冒险的日子里,那个天真烂漫的“迷迷”通过不断积累全新的经历与情感记忆,逐渐成长为我们所熟知的昔涟。

而昔涟与“德谬歌”,或者玩家们口中的“大昔涟”的关系,其实也是如此。
德谬歌的本质是“翁法罗斯之心”,或者说,这个世界的核心意识。但当赞达尔为了培养铁墓,用引爆星核的方式把翁法罗斯的“核心层”清空后,整个翁法罗斯便开始朝着“毁灭”的方向前进,而德谬歌也随之成为了一片空白。
而昔涟所做的,便是在所谓“记忆星神”的瞥视下,用自己三千余万世轮回所积累的全部记忆,持续不断地去填补德谬歌的虚无。正是这份由无数人凝聚而成的、厚重的“爱”,唤醒了德谬歌,让她逐渐学会了什么是“爱”,从而诞生了属于自己的意识与记忆,并最终成为一个凝聚了所有昔涟记忆的崭新“生命”。

这一设定不仅巧妙地揭示了迷迷、昔涟、德谬歌本就三位一体的关系,更将其背后的深度提升到了哲学层面:一个由共同记忆与情感联结所塑造的“生命”,其存在的真实性,是否超越了单纯的物理实体?
可以说,昔涟的成长本身,就是一个关于“记忆”塑造“生命”的奇迹。
“爱”,与人性
不过,虽然这段剧情为昔涟的身份拼上了最后一块拼图,但想要窥见这个角色塑造的全貌,我们还得去解答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昔涟的动机。更具体点说,昔涟教会了德谬歌什么是“爱”,那么昔涟的“爱”又从何而来?
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就要去继续深入昔涟的过去,去了解她因何而诞生。
我们所熟知的昔涟,原本是由赞达尔操控翁法罗斯所创造的,名为“PhiLia093”的实验因子,它原本的目的,是去通过“哀怜”的原动力,去模拟“记忆命途”。

但在这个过程中,昔涟却奇迹般地从“哀怜”中,孕育出了一种超越程序设定的能力——共情。用游戏内的原话来说,这是一种“以自我为核心的,具备情感投射能力的共情机制”。虽然听起来很复杂,其实翻译过来相当简单。所谓的共情,其实就是人基于自己的情感与记忆,对他人的处境和情感状态进行理解,与投射情感的过程。

当翁法罗斯三千余万世的故事被昔涟亲眼见证并铭记,她便开始去了解每一个故事中的悲欢离合,代入他人的喜悦与痛苦,并由此产生真切的情感共鸣。而当这种因共情而生的情感,逐渐升华为一种主动地去包容、联结甚至是奉献的强烈意愿时,“爱”便应运而生。因此,昔涟的“爱”绝非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
它起源于“哀怜”,根植在翁法罗斯三千万世的千年史诗中,却被翁法罗斯众生展现出的情感所感染、教育,并最终成长为了能包容一切的,名为“爱”的参天大树。

理解了这一点,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读懂昔涟此后的选择:正是出于对翁法罗斯及其众生深沉的爱,她才甘愿一次次牺牲自我,开启那绝望的三千万世轮回;同样,出于这份传承下来的“爱”,德谬歌才会继承昔涟的名字与她三千万世的记忆,并最终与开拓者并肩,去改写整个宇宙被铁墓毁灭的命运。

而昔涟在故事终点,以牺牲自我来彻底闭合翁法罗斯因果的选择,更是让她的人格与魅力得到了升华。在这里,《星铁》以一种类似环形结构叙事的手法,将整个翁法罗斯的故事首尾相连,完整地展现在了玩家的面前。
如果你在当时过剧情的时候没能理解“首尾相连”是如何实现的,那么你可以跟着我接下来的讲述,从后往前看。
完全体的“大昔涟”在击败铁墓后,便一步步从未来逆行至过去,她竭尽所能地布局,让所谓的“神谕”与“奇迹”成为可实现的现实。但在此过程中,她也在不断地失去自己的记忆与力量。最终,在哀丽密榭的那棵大树下,昔涟变成了一个初生的婴儿,被他人捡拾、抚养,重新长大。

此后的故事我们便已经很熟悉了:昔涟与白厄一同踏出哀丽密榭,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启动了第一世的轮回。而在三千余万世的轮回后,德谬歌再次诞生,并沿着相同的道路击败铁墓,重新逆着时间,走回最初的起点。至此,铁墓的消亡被永恒地锚定,昔涟也完成了属于她自己,也属于整个翁法罗斯的因果循环。
借着这巧妙的剧情安排,我们此前在翁法罗斯剧情中的许多疑点也都得到了解答:“记忆星神”浮黎其实只是个空壳,祂从未降临翁法罗斯,那所谓的瞥视与指引未来的“神谕”,全都来自于未来的昔涟。她为过去的翁法罗斯点亮了前行的灯塔,才让这个世界得以坚持到开拓者的到来,并最终赢得拯救。

更令人动情的是,昔涟在最终时刻的选择,再次凸显了她身上最闪耀的特质——“人性”。
这不仅是因为只有真实的、富含情感的生命,才能孕育出“爱”这样复杂的感情,更是因为她自我牺牲的行为本身,就充满了一种名为“不完美”的人性光辉。
真正的人从不完美,他们不像神明般全知全能,他们会迷茫、会痛苦,但也会为了所爱之人爆发出超越想象的勇气。昔涟在最后关头“以过去换未来”的选择恰恰证明,她并非翁法罗斯全知全能的守护神,而是一个与常人无异的,怀揣着拯救世界这一朴素愿望的少女。

而昔涟因“爱”诞生,以“爱”结束的故事,也就此彻底划上了句号。
这个循环虽然并不轻松、完美,甚至充满了痛苦与遗憾,但它却无比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,爱与人性所能迸发出的极致美好与力量。这既是支撑昔涟所有行为的动机,也是翁法罗斯所发生的一切,能被称为“不同以往的浪漫故事”的核心原因。
结语
站在更为客观的视角回顾,昔涟的形象塑造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马拉松”。
从可爱的迷迷,到肩负沉重使命的昔涟,再到最终的德谬歌,关于昔涟的降生、成长与最终抉择,这些故事几乎散布在从3.0版本至今的每一个章节里。这种长线叙事策略对于追求快节奏和即时反馈的二游而言,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冒险,因为它极有可能因战线过长而导致角色塑造失焦,难以在玩家心中引发深刻的情感共鸣。

但从如今玩家社区的反响来看,无论是新版本上线前一天那让玩家们大感意外的慢直播,还是上线当天畅销总榜的迅速登顶,亦或是社区中持续至今的讨论热潮,玩家们早已用最直接的行动和情感投入,为昔涟与翁法罗斯的冒险给出了肯定与认同的评价。
而这也再次印证了那个自翁法罗斯篇章开启后,便被不断验证的道理:一个角色的真正魅力,并不在于其外表是否始终如一,也不在于其戏份是到底是长还是短,而在于其塑造能否真正触动玩家内心那最柔软的部分,并引发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情感共鸣。

就这点而言,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通过昔涟这个角色,交出了一份令人动容的答卷,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这段关于记忆、牺牲与爱的美好故事,已然成为银河冒险中的一次精彩注脚。未来的旅程中,这片星海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如此深刻而美好的感动瞬间,让每一次相遇都成为不同以往的浪漫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