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距离LPL一号种子BLG离开S15世界赛舞台已经过去24小时+了,我想很多人应该都冷静下来了吧?对于BLG这次倒在16强这件事,相信大部分LPL观众都是愤慨,失望以及难受的。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,BLG还是那支在季后赛一穿四拿下年度冠军的队伍,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,他们就感受到了从天堂坠入地狱的人生戏剧。

如果将BLG在此次全球总决赛上的实力归咎于一个【菜】字,未免有些太过简单了,因为BLG在这次世界赛上的失利,在我看来更多的是这一整年赛季所有问题集中爆发的缘故,很多问题看似很小,但经过时间的累积,他们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处理和消化,最终导致在世界赛上积重难返,彻底暴雷。
我想从三个方面聊聊BLG今年失败的原因
1、世界赛版本导致上路影响力持续下滑
关于这一点,不仅仅是BLG,像HLE、T1、IG这样曾经以上单为主轴的队伍,都在这一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。上单这个位置在今年的影响力持续下滑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拳头难以拔除的换线战术。自从换线战术在去年大面积出现后,拳头在今年也对此进行了多番的调整,但就目前S15世界赛的效果来看,毫无用处!
虽然拉长了换线惩罚的时间,但很多队伍可以利用辅助的游走要巧妙的规避这一点,甚至还形成了121这个独特的三线格局,在感叹设计师无能的同时,我们也必须知道,因为换线战术的存在,很多战士型上单的胜率远低于坦克型上单,从瑞士轮结束后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,奎桑提、塞恩、雷克塞已经成为上单的主流选择,但是这三个英雄,又都不在bin英雄池的舒适区。

BLG这个队伍,过去能在联赛里耀武扬威,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着选手的个人实力,尤其是上路bin,他可以说是左右BLG胜负的阴晴表,但如今版本呢?上路装备只削不加,中下狂加装备和天赋属性,远程不灭也削了,上路经济收益率极低,上单完全成为了一条为团队牺牲的路,这种玩法恰恰是BLG最不适应的,不过这种苗头也并非世界赛独有,只可惜他们未能在今年这个赛季调整自身的打法。
2、打野的轮换
很多人调侃,BLG这套轮换打野的方法是在重置自己的蜜月期,这个说法虽然有点道理,但在我看来,一个团队想要发挥全部实力,稳定的团队架构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,打野轮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团队的多样性,尤其是在面对目前全局BP赛制下,可以让队伍有了更多战术性的阵容安排,但频繁的轮换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团队磨合性的考验。

无论是之前的wei,还是今年后半程的傻豆或beichuan,他们在风格相性上看似变化不大,但这毕竟不是同一个选手,就我观察,傻豆的进攻性大于beichuan,且他的打法更多是围绕中下半区,beichuan则更喜欢刷,找机会能逊色于傻豆,所以在很多细节上依然是有区别的。
3、下路组合
如果要问今年BLG打得最差的是谁,我的答案一定是下路双人组,他们无论是从对线,打团还是中后期的变线处理,做得都比较差。换线版本最重要的就是与上、野的协同,而BLG可以说是应对换线比较差的队伍之一,另外BLG的双人组非常依赖打野的call,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xun才是BLG最正确的打野。

无论版本怎么变,世界赛的节奏发起点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野辅这两个点,打野之前就说了,真心一般般,而作为队里唯一能起到团战发起者的on,每年一到世界赛就开始各种装,各种急,他或许很想成为LPL版的keria,但说实话,他的发挥对比keria,十分之一都不到。
以上就是个人浅显的看法与吐槽,BLG所面临的问题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长年累月所导致的一种结果,但整个团队以及管理层显然没有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应对和解决,才导致最终在世界赛全面暴雷,说一句不好听的,即便BLG打赢了TES进入八强,他们今年也很难走得很远,想要复刻去年晋级决赛那一幕,就更难了。现在想来,showmaker那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,此生仅有的一次机会,去年BLG是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,可惜啊,没抓住,而错过这一次,可能就真的是一辈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