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
日前,河南商报关注了叶县阳光棕榈园小区居民生活用水似“墨汁”一事。报道刊发后在引发关注的同时,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。
叶县目前还有多少居民小区在使用自备水源井,这些自备水源井相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进行监管的?
1月7日,河南商报记者在叶县水利局、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、国源水务有限公司采访后发现,该县的114个自备水源井成了“没娘孩”。
进展:改造已经启动,缴费用户预计月底能通上自来水
1月5日,河南商报以《叶县一小区生活用水似“墨汁”?节水办: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》为题,关注了叶县阳光棕榈园小区居民生活用水“变质”一事,报道刊发后,迅速引发关注。
“没想到,我们吃了近十年的自来水,居然是开发商自己修建的自备水源井。”15号楼的高女士对此表示很是诧异,不管是水质的问题,还是管道的问题, 业主们希望有个说法。
高女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,报道刊发后不久叶县国源水务有限公司就在小区内张贴了通告,称2021年1月9日至1月31日对小区的二次加压设备和已缴费用户水表进行安装,对于未缴费用户自2021年1月31日起将全部停止供水。
“我们买房子的时候,合同里面明确注明交房时水、电达到使用条件,现在水质出了问题,改造费用却让业主来承担?”18号楼的郭先生认为,造成小区生活用水变质的原因是使用自备水源井所致,并非业主的责任,让他们缴纳2000元改造费显然不很合理。
调查:多部门“踢皮球”,自备水源井成了“没娘孩”
那么,叶县目前还有多少居民小区在使用自备水源井,这些自备水源井相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进行监管的,阳光棕榈园小区业主被收取的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费用是否合理?
“节水办只是协助地税局核定用水量,指导用水单位尽量多用地表水,少用地下水,以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。”1月7日上午,叶县水利局陈姓副局长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如果想了解自备水源井和自来水的有关情况,建议记者到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。
至于叶县目前有多少口自备水源井纳入了水利局的管理?该陈姓局长表示,让河南商报记者问节水办,具体细节他也不清楚。“我是主管局长,分管的工作比较多,节水办的具体细节我也不知道,也不掌握。”
无奈,河南商报记者又赶到叶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,该局办公室李姓主任称,如果想了解关于自备水源井、自来水管网以及物业公司管理方面的有关情况,建议河南商报记者到叶县国源水务有限公司和房管局。
“国源水务成立后,自备水源井的管理权就全部交过去了。”该李姓主任告诉河南商报记者,按照有关规定小区物业管理业务应归住建局,但是,目前叶县城管局和房管局是分开的,所以小区物业管理权在房管局。
叶县目前到底有多少个自备水源井小区,城区自来水管网覆盖率达到多少?
据叶县国源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,按照该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,2018年至今该公司已经改造自备水源井小区72个,目前还剩余自备水源井小区114个未改造。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97%。
那么,叶县的自备水源井究竟归谁管?该负责人则认为,按照审批应该归水利局节水办管。
自备水源井在叶县到底归谁管?转了一圈,皮球又踢了回来,该问题似乎陷入了死循环。
梳理:自备水源井小区生活用水似“墨汁”并非首次出现
事实上,阳光棕榈园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出现似“墨汁”的现象,在叶县并非首次出现。
据相关媒体报道,早在2019年1月份,叶县九龙城小区800余户居民使用开发商自打井水源(自备水源井),出现了停水后水管流出的水像“墨汁”一样的现象。
为了解决此事,叶县九龙城小区物业公司多次与自来水公司协商后,要求每户业主缴纳1800元的初装费,对小区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。人民网地方留言板显示,截至2020年3月26日,该小区已有200余户上缴了自来水改造费用,改造工程正在逐步实施。
河南商报记者梳理发现,叶县九龙城小区和阳光棕榈园小区出现生活用水似“墨汁”的现象有两个共同点,都是使用自备水源井的小区,都是让业主缴费对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。
此外,据叶县国源水务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透露,2020年6、7月份,有关“巡查组”在叶县检查时,曾对该县小区生活用水进行了抽检,其中不合格的小区就多达119个,阳光棕榈园小区也位列其中。
那么,同样的问题,连续出现,为什么没能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?114个自备水源井小区的用水是否安全?河南商报将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