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一年内,关于爱奇艺(NASDAQ:IQ)和腾讯视频合并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。不少股东认为,爱奇艺将借此机会,迎来更缓和的竞争环境,甚至有希望和腾讯联合起来,利用垄断力量对上游压价,对下游涨价,提早实现盈利。
然而,“反垄断”已成为当前互联网监管的主旋律,两家公司合并的可能性渺茫。眼下留给爱奇艺的,唯有在内容和运营上精耕细作,摸索建立真正的壁垒。
既然做不了中国“奈飞”,不如就做独一无二的中国“爱奇艺”——而来自两家中国本土公司芒果TV(SZ:300413)与B站(NASDAQ:BILI)的启示,反而更值得它去重视。
爱奇艺成立于2010年,于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,专注于提供正版、高清的长视频内容。
自成立以来,爱奇艺一直在引领互联网长视频行业的创新,开创了差异化排播、自制内容、联合会员、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等多种新颖的运营模式,这些后来逐渐成为视频行业的通用“玩法”。
< /></><> 从用户规模的角度,爱奇艺同样是领跑者。截至><>< /></><> 图><> 顶着中国第一大长视频平台的“帽子”,爱奇艺无法避免地被拿来和美国最大的流媒体平台奈飞(NASDAQ:NFLX)作比较。然而,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资本市场表现,爱奇艺爱奇艺都难以对后者“望其项背”。
2020年前三季度,爱奇艺营收33亿美元,不足奈飞的五分之一;而利润角度,爱奇艺仍深陷亏损,与“小兄弟”芒果超媒(芒果TV为其主要业务)尚有不小差距,更不用说与奈飞相提并论。
</><> 图><> 从运营数据来看,爱奇艺的活跃用户数已超><> 截至><> 而奈飞><> 不难发现,奈飞的付费率大约是爱奇艺的><> 资本市场的差距更是与日俱增。以爱奇艺上市日为基准,奈飞的股价至今已经累计上涨><>< /></><> 图><> (注:股价涨幅统计区间自爱奇艺上市><> 目前奈飞的总市值已经高达><>< /></><> 图><> 爱奇艺缘何没有奈飞“命”?相比于奈飞的“顺风顺水”,爱奇艺偏低的付费率和><> 在美国,在线流媒体诞生之前,家庭主要通过付费订阅有线电视频道和租赁正版><> 从价格方面来看,由于付费频道的节目优质性以及分发渠道的垄断性,美国有线电视平均订阅价格逐年攀升,><>< /></><> 而奈飞每月定价在><> 内容质量方面,爱奇艺在有线电视时代,以><> 而奈飞作为后起之秀,在经历了外部购买版权的早期阶段后,从><> 随后奈飞相继推出了《女子监狱》、《破产姐妹》、《毒枭》、《绝命毒师》、《超感猎杀》、《马男波杰克》、《王冠》等优质剧集,并多次斩获全美大奖,且实现了><>< /></><> 显而易见,奈飞更优质的内容、更低廉的订阅价格,以及更灵活的排播方式(传统有线小时轮播,用户无法自行选择内容),迅速实现了用户渗透,很快掀起了美国的“掐线”(停止订阅有线</><> 如果说奈飞相比于美国的有线电视,是质优价更廉的“降维打击”,那么爱奇艺相比于国内的其他视频观看方式,可谓是“质平价还高”。</><> 价格方面,电视大屏端,我国目前形成了有线电视、><> 手机小屏端,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快速崛起,虽然短视频和长视频所满足的娱乐需求并不完全相同,但短视频难免挤压了长视频的观看时长。另外,目前已经有很多剧集内容被剪成短视频的形式呈现,甚至在抖音看完一部电视剧也非难事(虽然可能涉及侵权问题),并且还是完全免费的。</><> 腾讯、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携重金入场,为了构建自有流量矩阵,抢占长视频入口,不惜巨额亏损,高价采购第三方机构制作的版权内容。而股东资源相对薄弱的爱奇艺,也被裹挟进版权内容抢购的军备竞赛中,连年亏损。</><> 虽然奈飞在美国也面临亚马逊、迪士尼和><> 剧集方面,爱奇艺的自制剧《老九门》、《延禧攻略》等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播放表现,但是相比于奈飞,自制剧的精品度(例如获得重量级奖项)和><> 综艺方面,继承湖南卫视强大创作基因的芒果><>< /></><> 总之,客观层面,国内尚未成熟的付费意愿以及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,无法为爱奇艺提供一个舒适的发展土壤;而主观层面,爱奇艺自身的内容制作能力也“差强人意”,无法形成真正的竞争壁垒。尽管有当奈飞的“梦”,但奈何没有奈飞的“命”。</><> 既然客观环境无法凭一己之力扭转,那么中国的长视频平台如何才能在巨头的夹缝中生存,尽早实现盈利呢?</><> 从这个角度来讲,芒果和><>< /></><> 芒果><> >